一个家庭最累人的,是情绪劳动

生活中,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场景:

给家里添置物品,努力做到兼顾价格与实惠,却总是遭到家人的各种挑剔;

孩子生病了,你焦急万分,却听到伴侣的指责,将问题归咎到你身上;

家庭财务出现问题,你想尽办法赚钱,却一而再被亲人数落,埋怨你没用……

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,是不是经常让你愤怒、委屈、沮丧,感到无比心累。

家庭问题专家李维荣曾说过:

在一个家庭中,最让人感到疲惫的,不是繁重的家务,而是那些看不见的情绪劳动。

所谓情绪劳动,就是指精神上的折磨与痛苦。

家人间的相互内耗,只会引发矛盾与纠纷,让彼此疲惫不堪,也让整个家千疮百孔。

情绪劳动,就是一个家庭不幸的根源。

1

作家马德说,大多数不幸的家庭,都来自无端的嫌弃,和随时随地的挑剔。

一个家庭若充满指责,再小的事也会变成难以调和的矛盾。

久而久之,只会不断消耗彼此的耐心与情分,使得家成为一个恐怖的精神刑场。

作家毛冷瞪在《妈妈离婚记》书中,讲述了一对夫妇的故事。

卢月和老徐结婚多年,如今却闹着要离婚。

女儿小五对此十分不解,父母之间没有大的矛盾,也没有出轨,何至于此。

在她再三追问下,妈妈说了两个字:憋屈。

原来这些年来,老徐对妻子总是各种看不顺眼,经常因晚餐吃什么、谁接送孩子这类小事就大吵起来。

产生矛盾后,他又选择冷战,拒绝沟通交流,以冷脸对她。

面对丈夫的攻击与打压,卢月表面上波澜不惊,心里早已坍塌成泥,在不堪重负之下,她整个人都抑郁了。

这种充斥着隐形暴力的婚姻,远远比家暴更加可怕。

生活的磨盘本就很重,如果家人再互相加码,任谁都会被压垮。

很多家庭的悲剧,往往不是来自意外与灾祸,而源于细碎又无尽的内斗。

经营小家就像划船,若每个人各自为营,互相为敌,那么一个小小的浪头,都有可能导致船翻人亡。

《爱情保卫战》里有对夫妻,因为彼此较劲,把多年事业和婚姻都搞砸了。

刚结婚那几年,他们开饭店赚了一些钱。

后来他们准备要孩子,妻子便想着跟亲戚再借点,凑一凑买套房子。

但是丈夫觉得借钱有失面子,百般阻挠。

两人因为买房,前后吵了好几个月,最后房子没买成,存款也挥霍得差不多了。

每次想到这事,妻子就气不打一处来,经常跟丈夫翻旧账。

有一次,两人在饭店里又吵起来,谁也不让谁,一气之下还动起手来,把店里的东西都摔了。

隔天,夫妻俩就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,饭店也因此关门大吉。

内耗过多的家庭,遇事总是相互挑刺,时间久了,再热的心也会变凉。

对家人来说,那些尖酸刻薄的言语,会给内心划下一道道伤口,无法被轻易治愈;

那些被随意挥霍、透支的感情,也根本弥补不回来。

一个家庭里,每个人都忙着指责、抱怨、争吵,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情绪劳动当中。

在这种长久的内耗之下,再幸福的家庭,也会逐渐崩塌,走向破裂。

2

心理学家杰克逊,将家庭相处模式分为“消耗型”和“滋养型”。

“消耗型”的家庭,家人之间总是相互指责、埋怨,给亲情造成无法弥合的裂缝。

而“滋养型”的家庭,永远是宽容多于苛责。

家人之间相处,多给彼此一点理解,减少多余的情绪劳动,家庭才能真正成为遮风挡雨的港口。

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交往之初,因家庭背景、社会观念等诸多因素,一度不被看好。

余家嫌弃范我存虚弱瘦小,还得过肺疾;

而范家则对诗人自古以来的落魄生活表示担忧,怕女儿跟着余光中吃苦受累。

然而,两人仍然坚定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
两人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,矛盾与困难在所难免。

但他们始终懂得彼此体谅,同心协力应对生活的考验。

作为一名诗人,余光中经常处于异常繁忙的状态,他要常年伏案写作,因此家中事务多由妻子承担。

范我存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,还要接待来访客人,忙得团团转。

妻子的辛苦付出,余光中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。

察觉到妻子情绪低落时,他会停笔起身,靠近妻子耳语两句,再给她一个温柔的拥抱。

工作完毕,他也会尽己所能帮妻子做一些事情。

60多年的婚姻生活,让两人的感情历久弥坚。

余光中曾谈过自己的婚姻之道:“家是讲情的地方,不是讲理的地方,夫妻相处是靠包容。”

没有容忍和体贴,家庭还成什么家庭呢?

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难免会有磕磕绊绊,小至日常的冲突,大至观念的碰撞。

如果我们总站在道德制高点去点评,去指责,家人间的关系只会变得更糟糕。

但只要肯为对方想一想,再大的矛盾,也能如冰雪消融。

在家庭当中,亲人比道理重要,包容比责难重要。

家人之间,多一点体谅,少一点消耗,远离了情绪劳动,一家人才能彼此合力将日子过好。

3

那么,如何杜绝情绪劳动,在家里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呢?

可以试着从下面三个方向来努力。

1. 多点尊重,少点打压

亦舒说过:

人们日常所犯的最大错误,是对陌生人太客气,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。

很多家庭之所以矛盾重重,是因为失去了基本的尊重和珍惜。

他们习惯把自己最温柔耐心的一面留给外人,回到家就颐指气使,各种找碴,才会在家庭成员心里埋下一道隐秘的伤口。

要知道,好的家庭关系,从来不是凭空而来,而要用心经营。

夫妻之间好好说话,多看到对方的优点,才能久处不厌;

和孩子相处时,看到他们的真实需求,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对待,才能亲密无间。

如此,家庭就能保持轻松的氛围,每个人都能汲取到温润的能量。

2. 多点扶持,少点指责

白岩松和妻子朱宏均刚有孩子时,生活负担很重。

丈夫经常忙得顾不上家,朱宏均既要操持家务,又要照顾孩子。

可她没有埋怨丈夫,而是默默扛下所有。

这也让白岩松很心疼,于是即便工作再忙,他也抽出时间来做家务,陪妻子,下厨做饭。

两人彼此扶持,家庭和谐美满。

在这茫茫世间,每个家庭都会在不经意间遇到困难,走进低谷。

或是丈夫工作不顺,或是妻子情绪低落,或是孩子成绩不好……

如果家人在此时挑剔指责,那么家人的苦闷会成倍增加,甚至引发冲突。

反之,如果家人相互提供支持,整个家就能拧成一股绳,相互支撑着走下去。

3. 多点妥协,少点计较

家庭里,不是只有欢声笑语,还有很多鸡零狗碎的烦恼。

如果总是针尖对麦芒,遇到一点小事就疯狂攻击,甚至翻出过去几年的事情来羞辱对方。

那么非但不能解决问题,还可能将对方推远。

很认同一句话:“亲人不是对手,无须一争高下;家也不是战场,不必论谁胜败。”

对家人,我们多点理解、包容,抚慰他们的情绪。

面对家长里短的小事,懂得各自退让;遇到无法补救的失误,及时给予安慰。

多说一点舒心话,多做一些体贴事,家庭才能成为我们一辈子的依靠。

诗人梅恩说:要想建立有爱的家庭,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。

家,既是避风的良港,也是休憩的归宿。

一旦家人间陷入相互消耗的怪圈,家庭这个温暖的天堂,就会成为冰冷的炼狱。

要想家庭被幸福萦绕,一定要将情绪劳动拒之门外。

与家人共处时,少一分挑剔,多一点温柔,相互赋能,彼此滋养,才能把家庭经营成最好的模样。

点个,用爱和理解,为家庭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,让它真正成为我们最坚固的堡垒。

发布于:安徽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
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