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朋友圈里,我瞥见一位好友发布的一段文字,心中涌起阵阵波澜。她写道:“人们常说养儿防老,但现在我还没步入暮年,就已经感到力不从心。从来没人告诉我,养育儿女原来是如此艰辛、痛苦,甚至让人绝望的一件事,回报似乎遥不可及。”众人纷纷询问她怎么了。经过一番详细的交谈,我才明白,原来她刚和儿子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,儿子竟然指着她的鼻子,对她破口大骂,还声称:“你根本不配当我妈。”这句话,如同一把利剑,直接刺穿了她所有的信念和坚持。
她甚至开始质疑养育儿女的真正意义。实际上,不只是她,许多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疑惑。他们全心全意、无私地为孩子付出,但孩子却往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。在争吵中,他们常常会说:“是我让你们生我的吗?难道不是你们自愿的吗?”可以说,自从孩子降生,他们的灵魂仿佛就已经被卖给了孩子,一生都在为他们付出,仿佛是命中注定。
环顾四周,有多少父母不仅要辛辛苦苦地将孩子抚养成人,还要在孩子成家立业后继续付出。有钱的出钱,没钱的出力,总之,始终围绕着孩子转。看看那些带着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,他们难道不辛苦吗?好不容易熬到退休,难道连休息的权利都没有吗?
深思一下,人们常说养儿防老,但究竟防在哪里呢?如果没有孩子,也许还能活得更轻松、更自在。朋友们常开玩笑说:“要不是生了孩子,说不定还不至于老得这么快,防老不防老我不知道,但加速衰老是肯定的。”然而,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,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。
这种无私的爱几乎成了一种本能。但子女是否会感恩,自己老年时是否会得到孝顺,都是未知数。如果有一天,你发现自己的子女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,那么你就需要调整心态,并提前做好准备。不要对他们发火,也不要试图讲道理,你只需默默记住以下两句话,便已足够:
一: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他的人生让他自己做主。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。我们认为好的、正确的生活方式未必适合孩子,不必强迫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。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人生是他们的,理应由他们自己掌握。作为父母,我们最大的爱不是控制,而是学会放手,给予他们自由。毕竟,他们是因为我们而来,却不是为了我们而来。他们是独立的个体,不是我们人生的延续,更不是我们的附属品。千万不要让爱变成伤害。
二:“管好自己,才是余生的主线任务。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最终的任务是做好自己。养育儿女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,它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,而非全部。孩子长大成人,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。与其不停地担忧,不如学会关注自己。只有懂得为自己而活,这一生才真正值得。
结语:中国式父母最需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自私。当你学会为自己考虑,你会发现人生并没有那么艰难。孩子的人生,应由他们自己决定。你是否想过,他们之所以不尊重你,可能正是因为你太过于为自己而活?不爱自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爱,尊严只能自己给予。
发布于:黑龙江